我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,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升。学校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,“基地+平台+模块+窗口”的创业教育模式深受学生欢迎。我校坚持双创竞赛,以赛助创,推动成果实现落地。在“建行杯”第九届浙江省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3金、8银、3铜,金奖总数位列本科高校第八,体现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。以下是一些获奖成员的比赛感言:
段烨
金奖项目“赤壁科技——IC行业新型包覆式屏蔽材料供应商”成员
从“这个方法难以提升材料屏蔽效能……”,到“这个替换工艺的方法比较可行,我们试一试吧……”项目期间我们也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,最后的成功离不开团队中来自各个专业的小伙伴们的共同努力。我们也特别感谢指导老师吴泓均老师,他将我们引入到半导体行业当中,我们针对能否解决芯片容易受到电磁波干扰这一问题进行思考,结合专业知识开始对芯片的屏蔽材料做出研究。在吴泓均老师的指导下,我们研发出一款柔性屏蔽材料,CB 5-1型产品,机械性能强,散热微结构好,其主要用于电磁屏蔽,电子元件保护等领域。该产品代替传统镀膜方式,实现屏蔽设计二合一,一张薄膜就解决了板间电磁波和外界电磁波对芯片的干扰问题。未来我们的屏蔽材料向着“轻、薄、软、小”发展,为屏蔽行业带来新机遇!
方佳怡
金奖项目“汉易中文——非华裔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开拓者”成员
回望互联网大赛,收获颇多。首先,大赛提高了我做PPT的能力,知道了演示文稿注重简洁明了,不能过于花哨。重要内容也应该加粗,高亮显示。文字格式应该恰到好处,字体也不能太小。我们一次次修改路演稿和PPT,不断打磨细节。从一开始的粗糙到后面边学边做达到高质量的成果,背后是团队成员虚心学习,不断请教。其次,大赛提高了我的演讲能力,我从一开始路演的唯唯诺诺到比赛现场的自信从容。与此同时,在备赛过程中,我大大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,问题答辩时,音调做到了抑扬顿挫。最后,互联网大赛提高了我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赛前,我们结合当前社会问题和市场需求,提出具有创新性及可实施性的方案。我的思维更加开阔,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模式,敢于提出不同寻常的想法。在解决问题过程中,我学会了分析和策划,合理利用资源,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。
陆依伦
金奖项目“热气青年——全国首个聚焦城市新青年的共同富裕新样版”成员
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宁工学子,参加此次浙江省“互联网+”比赛,我的心情无以言表。毕业后,我离开户籍地嘉兴,来到宁波创业,直面了解到“外来青工”面临的零散、迷茫、无助、困顿问题。备赛期间,我实地采访了多名“外来青工”,认识到他们总是被误解的社会现实。这让我坚定了热气青年项目的初心:面向产业集聚区创新工业社区服务模型,通过“企业社会服务”接入,建立领域省标,让产业园区不再是冰冷的机器和厂房,不再是铁锈和机油味,给每个生活在此间的人打开另一片天空,让人才在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中创业就业。此外,这次互联网大赛提高了我的社会认知,认识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,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。热气青年会一直聚焦工业园区“外来青工”群体工作8小时外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,实现城市新青年共同富裕。
我校坚持大赛促成长,切实提升师生双创水平。凭借“互联网+”创新创业大赛,我校建立以赛促创、以赛带练的实践训练,坚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的培育机制,推动以创新为导向的创业,加速各类创新竞赛和科研成果的后续培育与向创业的转化。通过以上获奖成员的心得体会,我校学子定能更加敢于创新、善于创新!